教育局託辦的中、小學交流計劃
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——廣西桂林、陽朔地貌探索之旅(2025/26)

學習目標
- 了解桂林和陽朔的地貌特色;
- 探討開發廣西的自然景區對當地城市發展的影響,了解維護生態安全的必要性;及
- 反思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育之間如何取得平衡
對象
中一至中六學生
舉辦日期
2025年10月至2026年7月
行程
1
第一天 - 七星景區、中國岩溶地質館

七星景區
景區是桂林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,位於桂林市區灕江東岸,總面積137.4公頃。園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,亦包括一個動物園在其中,是桂林公園的傑作。

中國岩溶地質館
地質館隸屬於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,1983年建館,展廳面積1 400平方米。館內常設寰宇地球、初識岩溶、深入岩溶世界、研究前沿、岩溶研究史和岩溶所發展歷程6個展廳。
2
第二天 - 銀子岩、世外桃源、陽朔西街

銀子岩
銀子岩貫穿十二座山峰,屬層樓式溶洞,現已開發遊程約2 000米,分為下洞、大廳、上洞三個部分,彙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生長發育的鐘乳石。

世外桃源
景區是根據晉代陶淵明所著的《桃花源記》中描繪的意境,結合當地的田園山水風光開發建設的首批國家4A景區。

陽朔西街
陽朔西街有著1 400多年歷史,街區由兩街兩園六巷構成,佔地約28萬平方米,主街長約800米,先後獲評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旅遊示範區、國家4A級旅遊景區等。
3
第三天 - 象鼻山、灕江

象鼻山
象鼻山是中國首批4A級景區,位於桂林市濱江路,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;佔地11.88萬平方米,屬於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區,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。

灕江
灕江歷史上曾名桂水,或稱桂江、癸水、東江,以流域孕育的獨特絕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觀——桂林山水,其風景秀麗,山清水秀,洞奇石美,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區。
報名方法
學校可於承辦機構網站閱覽報名程序及下載報名表,並在擬出發日期6星期或之前把填妥的報名表傳真至 2669 4278 辦理。
資訊分享
有關計劃的詳情,請參閱教育局通函第 119/2025號 [下載]